拒绝猫腻,打造真正的高速无线局域网

高科技真是好东西,以前联网,要各种蓝色绿色的网线缠成蜘蛛网,而如今,wifi技术的发展,让很多局域网设备摆脱了这种烦人的硬性连接,可谓无线一身轻。那么,基于wifi打造一个无线局域网成了几乎每个人的功课。卯足劲揣好钱,买设备先但是,一进商场你看到的却是:

  • 采用最新IEEE802.11N协议,无线传输速度高达300Mbps 是普通54M无线路由器的6倍!”
  • 无线传输速率最高可达450Mbps,是目前2.4GHz频段速度最快的无线路由器”
  • 最高可达750Mbps,轻松超越有线网络”
  • ……

我想,各位应该都尝过路由器厂商的各种翻倍上涨数字的轰炸,眼花缭乱之后稀里糊涂付了钱,却又出来一大堆的疑问:

  • “wifi路由器150M300M差距大吗?为什么我买了后者还是那么慢?”
  • 为什么我的300M无线,局域网传输只有几M?”
  • “300M无线看1080p到底卡不卡?”
  • ……

好,如果你也是这样,那么恭喜你,今天算是找到组织了,我曾经也是一样的受害者,但万坑千锤百炼之后,我终于查清里面的猫腻,调校出了一个真正的高速局域网。答案?好,随我来。

其实对于无线局域网来说,我们最核心的关注点在数据传输速率(还有安全、辐射等其他关注点,本文不做讨论),所以商家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这个特性,而我们的疑惑也多集中在此,那我们就来看一下,wifi局域网影响传输速率的因素都有哪些。

影响传输速率的因素

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,我们先看一下wifi的定义:

Wi-FiWi-Fi联盟的一个商标,它使用无线调制方式,基于802.11协议,在两个设备之间建立传输数据的物理层

【维基百科: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Wi-Fi

wiki中的描述详细,让人眼花缭乱。对于消费者,让这些专业定义见鬼去吧,这里只整理出对我们有用的,无非就是以下几点:

  • 数学模型。wifi基于802.11协议标准,而802.11的各种标准中,明确定义了数据和载波之间的存储关系,这个我们称之为数学模型,就跟10进制的1位数字只能表示10种情况一样,这是理论限制,无法突破。
  • 数据交换方式。与双全工有线网络不同,wifi采用了CSMA/CA(载波侦听多路访问/冲突避免)方式,导致数据交换时,只能存在一个通道,即,要么下载,要么上传,那速率计算方式就是两者速率之和。而双全工有线网络则是两条不受影响的独立信道。
  • 干扰及其他。由于无线的特性,空中可能存在多个wifi节点的信号,但大家都用了相同的无线频段来传输,那么接收端得到的信号就可能带有其他节点的杂波,为了辨别属于自己的那个信号,就需要进行数据筛选,扔掉不属于自己的数据。另外,无线信号的衰减也直接关系到数据传输的质量从而影响速率。

我们就来详细解析一下这些因素。

802.11标准

IEEE 802.11是现今无线局域网通用的标准,它是由国际电机电子工程学会(IEEE)所定义的无线网络通信的标准。

【维基百科: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IEEE_802.11

协议标准我们知道是一种理论模型,802.11的各种标准则定义了不通的数学模型和传输方式。

而目前我们在家用局域网中使用的标准(也就是大部分商家大肆宣传的卖点),无非有802.11b/g/n这么几种:

  • IEEE 802.11b1999年,物理层补充(11Mbit/s,播在2.4GHz)。
  • IEEE 802.11g2003年,物理层补充(54Mbit/s,播在2.4GHz)。
  • IEEE 802.11n,更高传输速率的改善,基础速率提升到72.2Mbit/s,可以使用双倍带宽40MHz,此时速率提升到150Mbit/s。支持多输入多输出技术(Multi-Input Multi-OutputMIMO)。

其中,802.11b已经在局域网传输中淘汰,除了一些古董机上还保留之外,几无大用。现在还占有一定位置的802.11g54M时代的路由器或网卡使用的都是这个标准,也已经行将就木。

802.11n标准是目前主流路由器采用的最高协议标准(会向前兼容),由于能够支持到标准带宽下理论300Mbps(双倍带宽为600Mbps,这个在后面讨论干扰时再展开)的速度,当然这个标准也是最乱的,因此有一些商家把支持802.11n标准的路由器统称为300M路由器,所以最容易被商家拿来当作噱头来偷换概念,我们今天要详细说的就是商家在这个标准下玩的一些文字游戏。

因为涉及的技术和其中的人为概念混淆太多,在此不赘述,有兴趣的各位可以去找一下wiki里相关的描述,我们只需要记住以下这个简单公式(实际情况比这个复杂的多)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速率 = 带宽速率×信道倍率× MIMO通道数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那这样,各大厂商各显神通的机会就来了,文字游戏也同时开始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上面的公式显示了,提高任何一个乘数(其他乘数不变),速率都会提高,那么就有了至少三种提高wifi速率的方法。

带宽速率

带宽速率,简单的说,就是无线电波传递一个数据流(即信道)的速度,那这个速率是由无线信号的信道带宽决定的。

802.11n支持2.4GHz5GHz模式下的两种频段,都支持22MHz40MHz两种带宽模式。

如图所示,2.4GHz频段范围是2.4-2.483GHz,按照标准中的频点规划,只有1,6,11三个不互相干扰的信道,每个信道带宽22MHz。但802.11n协议规定,达到最大传输速率,必须使用40MHz的频宽,即两个22MHz的信道捆绑,这样,整个2.4GHz频段范围内只能容纳一个40MHz的频宽。但由于考虑信道复用和干扰问题,临近的信道必须错开,以提高用户容量与性能。所以40MHz频宽下,2.4GHz远远达不到理想值。

5GHz提供了更宽的频段范围,信道规划和干扰排除更容易,所以可以更好的支持40MHz频宽。

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这样理解,就好比两个货运口岸,都提供了22米和40米的集装箱,但是2.4GHz这个口岸,只能同时通过80米宽的集装箱,5GHz这个口岸则可以同时通过更宽的集装箱组。

那这么说,5GHz频段就一定好了?其实也不是,不然市面上就不会由2.4GHz占主导市场了,原因我们看下面的表格。

特性

2.4GHz

5GHz

频宽支持 22MHz40MHz 22MHz40MHz
频宽 2.4-2.483GHz 5.15 – 5.85GHz
设备支持情况 绝大部分设备都支持 最新设备才支持,比如iphone4就不支持5GHz频段
波长 较长 较短
衍射能力(穿墙) 较强 较弱
信号干扰 大部分设备(蓝牙、无线键盘、微波炉)都使用该频段,同频干扰多 同频干扰少

从表中,我们可以看到,5GHz在提供了更宽的频段带宽的同时,却由于无线电波长比较短,更容易被遮挡物衰减。另外,两者使用不同天线,硬件对5GHz的支持也较2.4GHz少。

信道倍率

802.11n只支持22MHz40MHz两种频宽,前者为单倍率,后者为双倍率。

MIMO通道数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由于前面两个乘数已经由物理因素和协议定义了,变化只能在有限的几个确定值之内,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传输速率,就需要在802.11n支持的MIMO技术上做文章,而这里就是商家各显神通的地方。在wikiMIMO是这样描述的:

多输入多输出(Multi-input Multi-output ; MIMO)是一种用来描述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的抽象数学模型,能利用发射端的多个天线各自独立发送信号,同时在接收端用多个天线接收并恢复原信息。

【维基百科: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MIMO

什么意思呢?

简单的说,就是802.11n标准支持多条数据通道(天线)并行传输数据,从而使速度翻倍。

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过手头的路由器样子。之前使用的54Mbps,一般只有一根天线,而后来买的150Mbps或者300Mbps的,有的有2根甚至3根天线。大多数人除了觉得这样的天线霸气或者碍事之外,似乎没有想过为什么,其实,这就是商家在MIMO技术上玩的小花招。

MIMO技术表明,只要两个设备之间,同时使用多条信道传输,即可实现数据传输速率的大幅增加,那么,最简单的方法,就是增加多个物理天线,以最廉价的方式增加信道数量,然后再使用软件在路由器内将数据合并。

但是,无论怎么增加天线,实际传输信道只有有限几个,当然从软件上优化碰撞算法、优化并发通道、降低信道干扰很多方式都能缓解,但受802.11n标准所限,加之多热点和多客户端,显然这种方式很快就捉襟见肘了。

而且,MIMO技术在实际制作标准、成本控制上,还有一个最容易忽略的问题:

无线设备支持的MIMO通道数各异,实际传输速率以最小那个为准。

换句话说,不是所有设备都支持多个天线。不支持的设备MIMO带来的速率加倍是无效的。

那么为了达到宣传目的,就有商家开始玩文字游戏了:

多天线理论最大值做卖点。某些号称450Mbps甚至750Mbps的路由器,实际上是在卖天线数量,它的高速只是因为比其它的多了根天线(数字的123+321=444,但字符串的123+321却等于123321!)

而实际上,对于很多移动设备受续航及天线体积限制,只具备单天线wifi,那么上面所宣传的高速率就是一片浮云。

这就是为什么家里放着一个300M的路由器,但pad看高清依然卡的原因。

当然,一些新型设备的无线网卡对MIMO有较好的支持,却是能够做到多信道传输。但不要忘了最关键的一件事:一分钱一分货。

干扰及其他因素

数字信号是在无线上传输的,由于无线信号最终还是模拟的(即连续信号),那么就有了模拟信号带宽这个影响因素,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干扰、信道等问题。一般关注的几方面如下:

无线信号衰减。无线信号会受到墙体、遮挡物等因素的削减,导致数据传输无法达到预期速率。

信道干扰。由于信道规划不合理,造成多个MIMO通道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叠加,影响传输速率。

同频设备干扰。由于信道数量有限,多个wifi热点之间会共用频段,这就造成空中无线信号互相之间的干扰和拥堵,降低传输速率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实际使用中,因为干扰的存在,导致拥堵的2.4GHz频段传输速率严重低于理论值,就出现了一开始我们看到的那个疑问:“为什么标称上百M的路由器,实际传输却只有几M”。

实际传输与标称值

这一点有必要单独提出来,在wifi的定义和设备描述中,所有的传输速率都是用了Mbps,也即,每秒传输的兆数。

而实际传输时,我们看到的数值,却是MB/s,即每秒兆字节

两者的换算关系为:

1MB = 8Mb

所以,我们实际传输文件的速率,应该乘以8再与理论值做比较。比如,复制文件的速度为5MB/s,则认为无线传输速率为40Mbps

如何选择无线设备

弄清了wifi技术的原理,在商家的各种噱头面前,就可以轻松应对了。搭建我们自己的高速局域网也不是难到上青天的地步,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点来确定设备的指标:

  • 无线设备数,看一下手头使用无线的设备有多少,频段如何,以估算信号干扰情况;
  • 网卡所支持的协议及信道数量,网卡是否支持802.11n,几个接受天线;
  • 在无线局域网上传输何种数据,是否需要同一信道同时上传和下载数据;
  • 周边干扰源情况,需要了解周边邻居无线网络开启的情况,以避免信号冲突;
  • 屋子的物理规划,隔墙数量直接影响了频段的选择;
  • 资金预算,一分钱一分货,高速还是需要一些代价的。

简单实测

由于我的无线设备比较多,局域网内又需要传输媒体流等数据,加之周围几十个wifi热点,我不得不采用双频路由+双频网卡的方案,让对速率敏感的数据一律使用5GHz频段。

下面是我对这个方案2.4GHz通道和5GHz通道做的一个简单测试:

我使用的是TP-Link300Mbps双频无线网卡和苹果Time Capsule双频无线路由器,之间隔了2堵墙(话说我没使用mini的内置网卡是因为它是内置天线,隔2堵墙的5GHz信号惨不忍睹)。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,2.4GHz(上图)和5GHz(下图)都工作于40MHz的频宽上,但前者信号虽然强于后者,但由于各种干扰,使得本来就拥堵的2.4GHz频段,无法驾驭40MHz的频宽,更改到20MHz,更是惨不忍睹,速率直接减半还多,只能达到几百K级别,图就不出来献丑了。

结论

好了,说了这么多估计大家已经晕头转向了,再多说估计就要把思科啊华为啊之类的认证教材拿出来学,但对于我们这些普通消费者来说,知道那几个关键点就够了,那我们就一起来整理一下:

  •  150Mbps是主流802.11n协议路由器单天线最大理论传输速率。对于单天线设备(比如手机)150Mbps300Mbps甚至450Mbps的路由器没有什么区别。
  • 由于802.11n协议的限制,主流路由器商家的宣传点都会基于多信道多天线的理论值
  • 速率 = 带宽速率 × 信道倍率 × MIMO通道数。
  • 天线越多,能耗越大,辐射越大。
  • 对于现在的无线环境,降低干扰才是提高传输速率最关键的地方
  •  2.4GHz已经很脏,本来就窄的信道被更多的设备拥堵干扰,速度急剧下降不足为怪。使用2.4GHz的其他设备有蓝牙、无线鼠标键盘、微波炉等。
  • 5GHz提供更宽的带宽,干扰更少,能有效提高传输速率,但穿墙能力比2.4GHz,在弱信号下,速率依然很低。
  • 因为无线使用了冲突避免算法,同样的速率也比不过有线网络。

选购及使用建议

  • 日常应用,150M路由跟300M路由没大区别,但后者在多个设备同时使用的时候占优势。 
  • 双频路由是2.4GHz和5GHz通道同时支持的路由器,两个通道分别提供两个独立热点(2.4GHz就要连接2.4GHz的那个热点名,5GHz同理)。
  • 在周围干扰多,其他无线设备多,并少于2堵墙间隔的条件下,5GHz频段明显比2.4GHz速度快。
  • 只要没说是5GHz就是2.4GHz的设备,支持5GHz的设备几乎全部是双频的,但价格会高很多。
  • 更先进的802.11ac协议逐渐成熟,但尚未达到消费级可接受范围,且价格更高。
  • 如条件允许,请优先考虑千兆有线。

后记

对通信领域的了解,我也只是停留在大众消费品的一般认识上,很多依据都来自网络道听途说,所以这个似浅却深的领域,实在不是我这业余中的业余能够一两天搞明白的,目前选择的方案也只是根据日常使用和自己的部分理解,所以文中如有错误或不实之处,还请大家海涵指出,以便尽快改正,避免误人子弟。

 参考及资料

标签: , , , , ,
文章分类 媒体中心, 我的实验室

发表评论

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*

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标签和属性: <a href="" title=""> <abbr title=""> <acronym title=""> <b> <blockquote cite=""> <cite> <code> <del datetime=""> <em> <i> <q cite=""> <strike> <strong>

点赞
如果您觉得很赞,我将非常乐意接受虚拟币的捐赠,以示您对我的肯定。

比特币钱包地址:
1PqpqA8FyH3NbfCrbcRd1YxQk3LEsSEYDV
莱特币钱包地址:
LRTdmovGGVEHCKWz7JdL9aiB7VZkuNycJf
站点勋章
网站统计